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304 國際競圖


最近台中市一個不小(3億)的競圖(北屯民俗公園地下停車場),悄悄結束,台北那邊馬上又傳來一個大得不得了(35億)的國際競圖(北部流行音樂中心)。

關於台灣人對國際競圖冷感性的檢討聲浪,從網路蔓延開來,標題是這麼下的:「台灣青年建築師你在幹麻?」,末尾還拋出一個質疑:「台灣年輕人的國際視野在哪?」

我們從沒想過要參加"太遠"的競圖,因為我們擔心萬一拿到這個競圖,工地"太遠"顧不到呀!撇開上述那個「萬一」不談,就建築設計的信仰來說,我認為建築師要設計任何一棟房子,首先對那一棟房子座落的土地,必須要有某種程度的情感關聯。

在這樣的「信仰」之下,它代表我對建築師的定位,就是一種"在地"的觀念。沒有遠見,更不用談什麼國際視野了!


3 則留言:

  1. 以前大一建築圖課有一項作業,大略是用圖跟外星人界紹自己的家,在沒有Internet 與Google Earth的年代,通常的作法是找到太陽系圖、再找地球照片、然後放大亞洲部分,再指向台灣地圖、接著縣市、鄉鎮區市街圖,點出住宅位置,再秀出平面配置圖、樓層平面圖...。因此,「在地」似乎也可基於空間地理相對關係(或空間區位尺度比較)而看,視立於何種尺度觀念來看吧?

    回覆刪除
  2. 九二一之後,有很多建築師到南投協助重建,兩三年之後就走人了,後來這些學校有很多後續問題,那些遠道而來的建築師多不再服務,學校只好找「在地」的建築師幫忙。

    「在地」的觀念,應該延續到後續服務。

    回覆刪除
  3. 學長:"國際化"這個詞大家朗朗上口,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國際化、"如何"國際化?一般以為會講英語就是國際化,其實腦袋裡面裝的是200多年前的東西,這種不叫作國際化,只能說是人肉翻譯機。
    假如Piano得Pritzker獎的作品是像歐洲的那種鋼構玻璃,那麼Pritzker可能落不到他頭上,這讀讀評審的文章就可知道。所以建築沒有"在地"精神就只是一堆人工構造物而已。
    國際化中的有個"際"字,代表著有分別才有多樣性,也才能大到國際化的利益和目的,這一點在貿易領域更是明顯:貨品以美金計價,但倚賴各國的幣值匯率差額賺取匯差。
    國際化應該是更加的open mind, 而不是拿來當作自我標榜的語詞,這樣的做法和200年前天朝子民要求英國使節下跪叩拜皇帝又有何不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