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657 抓住青春的尾巴


一整個暑假,我們只有半天的時間,可以出門。也不知道這個暑假到底是怎麼了?二個月就這樣過去了。二個月,我們就只做一件事,校園都審。

開學以後,孩子們就要進入人生另一個階段,年輕的歲月很快就會過去,而我們也很快就會老去。很多事情,總是要過了以後才知道遺憾,然而遺憾總是一再發生。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656 已經不是小孩了



16歲,已經不是小孩了,要開始為自己的將來鋪路。老師說讓他去念高中,先認識自己,將來考大學再決定自己要走的方向。

我曾經念過7天五專(明新土木),那7天很多人叫我回去,因為我要的是建築不是土木。後來念高中接觸APPLE II,考大學第一志願變成資訊,重考一年吊車尾差一點又落榜,最後還是回到建築。年輕的時候,我們一直在念書、考試,即便現在如願考上建築師,也並不代表日子就會比較好過,這麼辛苦,是為什麼?

又過了二個16歲之後,我才明白,人生其實沒什麼好爭的,很多事情老天爺都安排好了,最重要的是要做對的事情,問心無愧就好。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655 沒有生活的日子

 
18年了,我幾乎沒有給孩子們跟別人家的孩子一樣正常生活的日子,這18年就是我開業的日子。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所以我也不太希望孩子們跟我走同樣的路。

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工作,很少陪他們生活,因為設計是要用一生投入的工作。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父親是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人。我相信這是一種詛咒,而我像是在贖罪的樣子。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654 建築師,你還能睡嗎?



連續幾個月都在忙校園規劃設計,無冥無日。

在台灣,規劃設計是有一套 "標準製程" 的:從競圖→初步(細部)設計→都審→送照→綠建築→預算書圖→PCCES→上網招標、決標(年底)→鬆一口氣→開工→又開始緊張…因為營造廠很爛…這中間,幾乎不存在做設計的時間,更甭談規劃,因為設計本來就應該在競圖時就做完了,後面這些時間充其量只能叫做畫圖時間。

在台灣,設計被視為打兩下噴嚏就應該可以生出來的產業,所以通常是不給建築師時間的,時間純粹是用來跑公文用的,還有一層又一層的審查關卡。至於設計做得好不好?不重要,預算執行順利比較重要,設計做不好是建築師被罵,預算執行不利是承辦被罵。

我們都是在寫歷史的人,一所學校從競圖到發包不到一年,後面將近半個世紀,有好幾代子孫要用。時間到,設計就得放下,準備送照,然後發包,所有來不及深思熟慮的地方,就只能將就帶過,想到這裡,就不得不從床上跳下來。建築師,你還能睡嗎?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653 往東邊走去


從沒有因為手上的案子,而需要去認識一座城市,因為我都只做熟悉的地方。幾年前,有個聲音叫我往東邊走去,我走到東區以為是盡頭,就回來了。

原來東區的東邊,還有個叫做太平的地方。從台中市 "中山公園" 走精武路、穿過鐵路地下道、走精武橋、越過旱溪,就到了(北)太平,再往東走,穿過74號東西向快速道路,走坪林橋,越過大里溪,之後才是盡頭 (坪林營區)。

那是一個陌生的城市,但我跟它,應該會慢慢熟悉起來。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652 人算不如天算!


國中畢業,接著要念高中、高職或專科學校,這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在我們那個聯考的年代,這是自己的轉捩點,到了這個所謂多元入學管道的時代,這就變成是父母的轉捩點,因為是多元嘛!小朋友哪懂那麼多?

要幫一個人決定未來,尤其是自己的小孩,照理說應該很慎重才對,但是根據我們老大的經驗:人算不如天算!所以我們就決定「聽天由命」。

其實,念哪都OK,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嘛!想想我們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也不見得有多高明到哪裡去。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651 天意 Part-2



能接到這個案子是天意,6/28都審沒過也是天意,我們綜合11位委員101條修正意見,做了180度大翻案,沒想到學校竟然也接受了,我想校長已經做了最大的讓步,我們沒有理由再做不好。

不過,這並不代表二審我們就可以過關,有太多人期待這個案子可以立下什麼典範之類的,「典範」有二個意義:第一,現在,它不曾出現。第二,未來,它將成為常態。

「未來一定要超越已經存在的現在」一審主席最後下了這樣的決議,言簡意賅,但這對我們又是何等沉重的負擔!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650 謝師宴忘記講的話



教書教設計教了十幾年,最近才突然驚覺到老師應該要教什麼?

設計老師不就是教好設計就好了嗎?是的,但有些學生或許不必我們教,他們自己也會。然而,有些事,我們不教,他們可能就永遠都不會了。

除了專業,有那些事,是老師應該教的但我們都沒教的呢?守本分。

就這麼簡單?是的,就這麼簡單,但我卻認為它很不簡單。

我們的學生可能設計超強、繪圖超炫、模型超神,但他們是否知道自己的本分在哪裡?當公務員的是否知道要以服務人民為己任?當建築師的是否知道他的社會責任在哪裡?當老師的又是否知道應該要教什麼?

這個社會,需要靠每個守本分的個體集合起來,才能正常運作,否則你就會遇到不正常的待遇,然後自己再用不正常的方式平衡之。與其用100分的心力教他們專業,不如挪一半的時間跟他們講:不守本分的專業者比不專業但守本分的普通人要可怕100倍。

專業可以日積月累,但一開始不守本分,恐怕就回不去了。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649 天意



有一種東西叫做「先期規劃」,我不太明白,但畢竟也做過。大抵就是在設計之前先做規劃,換句話說:後面做設計的人,要發落前人的規劃。

有另一種東西叫做「參與式設計」,這是一種常識,台灣的建築師都了解,只有國外來的大師不懂。簡單講,建築師做設計不能自己爽就好,還要使用者滿意。

所以咧?

競圖之後,就要經過一連串密集的檢討修正開會討論,在非常有限的時間裡面找到那個「天意」。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648 卓越?金質?優質?


幾年前我們拿過「國家卓越建設獎」,它算是這幾年稍微闖出一點名氣的大獎,最好的給「卓越獎」,其次的給「金質獎」,後面的給「優質獎」。搞成金質的不是最好的,優質的也不是最優的,真是奇怪。

這幾天,我才明白,卓越之所以會優於金質,原來市面上早已經存在一個「國家建築金質獎」,存心要比人家高一等就是了。

昨天,我們的業主自行報名參加另一個獎的評選,評審團的成員都是學界大老。今天我才弄清楚它叫做「國家建築金獎」一字之差,不也熱鬧。

類似這種獎都不會給最好的叫第一名,次好的叫第二名,我約略知悉這個獎最好的給「評審團金獅首獎」,其次的給「評審團特別獎」,後面的給「大會特別獎」。根據大會報告,這是他們成立以來,第一件座落在南投縣的案子,我們真是於有榮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