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臺中市學校設計的建築師都知道「臺中市校園規劃暨都市設計審議」是一個淬鍊設計的過程,真正有心做好設計的建築師,其實是藉由這樣的程序在琢磨自己的設計。
我在學校教設計,但我不會自認為自己的設計完美到不容都審委員批評,相反的我很樂意參考委員的意見,有些意見我們虛心接受修正設計,有些意見我們補充說明回復,然後再重新送審,不行,再修正,再重新送審,直到通過為止,主席也不會因為急著要發包而強迫委員予以通過。
這是我們今年農曆年前拿到的案子,經過冗長的規劃設計討論,6/11 第一次都審:
8/21 第二次都審:
10/25 第三次都審: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727 誰在乎磁磚怎麼貼?
在台灣10棟房子有9棟貼磁磚。磁磚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大抵是業主認為磁磚是「一勞永逸」的材料,比較不會髒,免維護,房子也比較不會漏水。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啊!
我很怕用磁磚,如果沒有這種一體成型的轉角磚,陽角不管怎麼用心貼都已失去「磚」的本質。如果沒有縝密的磁磚計畫,失控的磁磚縫會使人抓狂,尤其是這種「才貼」的磁磚。
要弄一套縝密的磁磚計畫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還需要配合天衣無縫的模板計畫,光有計畫還不夠,還要有相當程度的營造廠願意陪你玩,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724 明明有這個需求。但我們都視而不見,
儘管再宏偉的廟宇,前面還是得搭一個看了就軟掉的雨遮陽棚。不明白,台灣的廟公和建築師是不是都是”理盲”?
不僅在廟宇如此,最常見的還有透天住宅前院五米,最後都會搭一個看了就軟掉的採光罩,作為停車空間。為此,我曾經在區域計畫委員會要求規劃單位在訂定土地使用管理規則時放寬停車棚免計入建蔽率及容積率,讓其合法,後來聽說與現行法規不符,不了了之。
我在區域計畫委員會要求規劃單位的還有屋頂鐵棟 (它是最好的防水隔熱工法),四周無牆者免計入建蔽率及容積率,同樣是為了讓其合法,只要是合法的就可以經由建築師的手一併設計,但同樣是與現行法規不符,不了了之。
更早之前,我們自己做過窳陋地區都市更新報告,我們在訂定前後院退縮規定之後,放寬建蔽率到100%,我們的理由很簡單,台灣的建蔽率根本是虛擬的,60%跟100%沒什麼二樣呀!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723 公共工程你做還是不做?
這是個鳥問題。要做的人就做,不要做的人就不要做呀!
其實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每天我們從自己家走出門,先進入都市空間,再進入另一個私領域或公共空間。這個公共空間是怎麼產生出來的?毫無疑問是”人” (通常是建築師或設計師) 設計出來的。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在設計公共空間?這個議題國內還沒有人研究。換成碩士論文題目可能會是:國內外從事公共工程設計之事務所及其建築師個人特質之研究。如果有研究生要寫這個題目,我可以提供十幾個案例沒問題。
我們市井小民不曾在乎是誰在做這些公共空間的設計?我們的公部門也不曾在乎他們到底營造了怎樣的一個執業生態?吸引了怎樣的建築師投入公共工程設計?
從事公共工程設計十多年下來,我已經可以蓋棺論定:能為一群人 (通常是指使用者) 做設計是一種福氣,其他的我們已經很努力要爭取的,就算了吧!
最後再問一遍:公共工程你做還是不做?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721 到底【蓋章建築師】如何被定義?
蓋章這件事情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看:
1.建築師自己設計,自己畫圖,然後蓋章,絕對沒有問題。
2.建築師自己設計,請繪圖員畫圖,然後蓋章,也沒有問題。
3.建築師自己勾草圖,請設計師設計,請繪圖員畫圖,然後蓋章,還是沒有問題。
4.建築師自己接案子回來,請專案經理勾草圖,請設計師設計,請繪圖員畫圖,然後蓋章,看起來沒有問題。
5.建築師太忙了,請業務經理出去接案子回來,請專案經理勾草圖,請設計師設計,請繪圖員畫圖,然後蓋章,好像也沒有問題。
6.有一天,這個業務經理,離職,自立門戶,他也請專案經理勾草圖,請設計師設計,請繪圖員畫圖,然後找前老闆 (開業建築師) 蓋章,這就有問題了。
至此,我們發現開業建築師一直在蓋章,到底【蓋章建築師】如何被定義?
我是開業建築師,曾任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我們痛恨蓋章建築師更甚於地下建築師,因為蓋章建築師提供地下建築師生存的管道,算是破壞公會體制的自己人。如果所有的建築師都不提供蓋章的服務,地下建築師自然無法生存。
如果沒有人賣淫,要去哪裡買春呢?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720 即便恨鐵不成鋼。我仍舊相信建築是一切的美好,
身為老師又是建築師,要批判學生的作品易如反掌,更不用說撕爛學生的圖、踹爆學生的模型。有多少老師願意仔細聆聽學生的講解?挖掘學生的優點?
十幾年來我們受邀去別的學校客評,也邀請很多客評先生來我們學校。昨天朝陽建築大一的學生在他們人生第一次的客評場合,何其有幸遇到二位願意給學生正面鼓勵的老師-彭志峰與鄭博仁。
我喜歡你對貨櫃的解構,我喜歡你對六片版的詮釋,我喜歡你對主題的論述,我喜歡你對基地的回應......在點出學生的盲點之前,二位老師總是會先讓學生知道他們在這個案子做了哪些美好的事情!
人活著就是要去追求一些美好的事情,即便是學生他們也都想要努力做出點什麼,只是不懂鼓勵的老師看不出來而已。
訂閱:
文章 (Atom)